概念:地垫是指呈块状用作地板或水平地表的保护性覆盖物。其主要功能是去除鞋底的尘污,能防止污染由鞋底带入洁净的空间,同时地垫表面和鞋底之间的高摩擦力,也使得行走在地垫表面上不容易滑倒,从而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刮砂除尘是地垫的主要功能,防滑和安全性是地垫的附带功能。
我们知道地垫一般是和我们的鞋底“亲密接触”的,而像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凉席垫、爬爬垫、瑜伽垫、跪拜垫,各种各样的坐垫如榻榻米坐垫等,就和我们的鞋底不那么“亲密接触”了,虽然我们都习惯上也称之为地垫,但其实已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地垫了。
地垫一般有底覆材料、表覆材料、骨架材料和连接件四层材料结构复合构成,当然也可以由一层材料构成,也可以由其中的两层或三层材料复合构成。这些材料包括:纤维织物、橡胶、塑料、金属等。地垫的底覆材料是地垫和地面的中间隔离层,一般起到保护和缓冲的作用。连接件是用来连接小的构件从而组成整体构件或更大的构件。骨架是地垫的主干材料,构成地垫的主体,一般起到承重作用,镂空或间隙的骨架结构,可以起到临时收集尘污的作用,也可以起到管道排出尘污的作用。表覆材料一般都采取凹凸纹理表面结构同时采用摩擦力高的粗糙织物或致密毛刷状材料,以便能高效地刮除鞋底的尘污。
据权威机构统计,建筑物内的灰尘有近80%是由人的鞋底带进室内的,晴天里每人次带入室内的泥土或灰尘是0.58克。如果没有特别的措施,这些尘土是散布在室内各处的,而在雨雪天气里,尘土的携带量是晴天的12-15倍,如果没有地垫的保护,1500人次的人流量能够磨损离门口2米范围内大约42%的地面或地板护理蜡。每天从大门进入的1000人次可以带来的灰尘超过11公斤,每年由于滑倒和摔跤带来的伤害案例超过300,000人(统计口径:美国全美)。
从地面的行人流量来分,可以分成:大(高)流量、中流量、小(低)流量等。地垫产品的材质选用和结构设计都要考虑行人流量这个因素。
大(高)流量一般指每日500人次以上的人流量。一些火爆的商场,学校医院的门口,大的办公商厦等这样的商业空间都是大流量区域。这样的场合,地垫的功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样的场所铝合金地垫肯定是首选,另外模块地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三区除尘系统是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重点推荐的。
小(低)流量一般指每日不足100人次的人流量。一般的家用,小众的如办公室这样空间,都是小流量区域。这些区域人们的除尘的需求进一步降低,其他需求如美观、舒适、环保等得以较大的提升。
历史:说到地垫,就不得不提地毯了。可以说地垫的产生与发展都和地毯不无关系。地毯的历史最早追溯到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最开始的功能是驱寒保暖,后来地毯走入宫廷,成了奢华高贵的象征。相比起地毯相言,地垫的发展历史较晚,地垫在欧洲国家发展的历史约为百年左右,在中国,地垫被大家使用及认可的时间约有二三十年左右的样子。现在的地垫更注重功能和实用性,这一点和注重装饰和美观的地毯,两者渐行渐远了。